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593篇
地质学   1091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玉龙雪山—苍山地区第四纪沉积与层状地貌的新构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富斌  徐毅峰 《地理学报》1992,47(5):430-440
本文通过断陷盆地第四纪地层层序与沉积间断、盆地早期地层下伏红色风化壳的层位、山地古夷平面的变形、金沙江阶地与洱海湖滨阶地发育的构造分析,提出新构造期的下限为330×104aBP左右、新构造运动的波动具有明显的递进性并呈现波动周期逐渐缩短、频率增大和晚第四纪断块差异性运动增强的基本趋势,探讨了新构造运动对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广西中生代岩溶作用有两期:地洼初动和激烈期。这两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洞穴,分别为T_3-J_2、K-E的洞穴堆积物——岩溶沉积岩充填或成为目前已不被现代地下水循环所利用的化石岩溶-古岩溶沉积体。地洼初动期岩溶作用,与Cu、zn、Mo、Ag、Sb、Au、U等成矿关系密切,形成古岩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先成的矿源层、体或矿化、经表生风化浸出,由地表水带入古地下洞穴中,在细菌作用下富集成矿。这种类型矿床,在广西找矿潜力很大。找矿模式可归纳为:先成的矿源→地洼→古叠置型岩溶洼地→地洼初动期岩溶沉积体→亲硫元素和放射性等异常→沿古岩溶方向沉积体中下部→矿体。  相似文献   
993.
攀枝花—西昌地区的火成岩组合是裂谷岩浆作用的主要产物。它们可以分为裂谷期前组合、裂谷早期组合、中期组合和晚期组合。通过火成岩组合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可以推断攀西裂谷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94.
甘肃冰沟门异常区在晚二叠世晚期肃南组(P_2~s)时发育了两种类型古河流。以大磁窑河为代表的网状支流河,蚀源区铀源丰度低,河床坡降大,流程短,水流急,不利于铀矿化的形成。古梨园河发育的中-晚期为低-高弯蛇曲河,边滩发育,规模适中(河宽<300m),铀源丰富,河水中富含植物碎屑等有机质,铀在沉积一成岩阶段于河流转弯处和主、支流交汇处形成聚集,为后生阶段的工业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5.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前锋  李启新 《地球化学》1994,23(3):269-280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锆石U-Pb  相似文献   
996.
冰川发育对赤道地区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冰期中的全球性冰川事件不仅对全球性海平面变化,而且对低纬陆棚碳酸盐环境的沉积作用也有重要影响。与温暖时期相比,位于低纬度的华南地区在晚霞旦世冰期,晚奥陶-早志留世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中记录了相对低的沉积速度和低的环境分异(反映在相的侧向变化很小)。敏一段冰期深山可以补与最大冰进所对应的海退面分为两部分。早期的沉积环境以弱咸化和富氧为特征。该环境形成浅色,相对富颗粒的灰岩沉积。随着塞冷气候的侵入,  相似文献   
997.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下部腕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辽宁本溪地区中石炭统下部的腕足类化石共12个属18个种,其中新种6个。并对它的时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本溪统下部层位的腕足动物化石具有早石炭世晚期到中石炭世早期的色彩,并将本溪地区本溪统下部紫红色岩段划出,建立一个新组一田师付组。并且认为田师付组可与甘肃靖远组对比与苏联的巴什基尔组相当。  相似文献   
998.
In this paper, hydroclimatic fluctuations of the Upper Narmada catchment (upto Narmadasagar damsite) have been studied by examining the time series (1901–80) of (i) 1-to 10-day annual extreme rainfall; (ii) seasonal total rainfall between May and October; (iii) the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PCI); (iv) a modified version of PCI(MPCI); and (v) parameters of the periods contributing specified percentages of rainfall to annual total. Most of these parameters followed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long-term trend. However, some dominant long period oscillations have been noticed in extreme rainfall, seasonal rainfall, PCI and MPCI series. Influence of break-monsoon days over India during July and August on the rainfall activities of the Upper Narmada catchment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and salient finding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Results 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using geomagnetic field at three low latitude stations and the planetary magnetic activity index have shown peaks in the power densities in a broad band centred around 146-day period. This periodic behaviour appears to be close to that shown by the solar flare activity index for the same interva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eoeffectiveness of the flare activity signal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solar cycle can be better worked out using long series of ground-based geomagnetic data.  相似文献   
1000.
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1958~1997年逐日格点气象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维持期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仔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对南海地区夏季风影响最大的是1970年代末期大气环流的突变.突变以1978年为界,分析工作主要是将前20年情况与后20年进行对比.前20年夏季风建立晚、结束早、降水较少、对流活动较弱、季风较弱;后20年则与此相反,季风建立早、结束晚、降水较多、对流活动较强、季风较强.分析对比前20年与后20年夏季风维持期高低空环流形势后发现,后20年南海地区上空对流下层辐合较强而对流层上层辐散较强,显然这种形势对后20年南海夏季风和对流降水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需指出的是南海地区中心部分夏季风维持期的降水和OLR值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正好与南海其它地区相反,也就是说后20年南海地区中心部分降水较少,OLR值较高,而前20年正好相反.后20年和前20年的ENSO指数和南海地区海温的差别也十分明显,前20年ENSO指数和海温较低,而后20年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